《物流管理概论》课程标准
课程代码:3091322
课程性质:专业课
学时/学分: 3
适用专业:物流管理
一、课程概述
《物流管理概论》课程是物流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开设于大一第一学期。本课程是物流管理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适用于高等职业院校物流管理专业,本课程的目的是培养能按照现代物流管理理念,高效完成货物流通任务、最大限度创造时间和空间价值的应用型人才。立足这一目的,本课程结合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能力水平与企业物流管理的职业能力要求,依据物流企业的主要工作内容共制定了七条课程目标。这七条目标分别涉及的是物流概述、物流基本功能管理、物流企业经营战略、物流企业组织与管理、企业物流、第三方物流、供应链管理的主要方面。教材编写、教师授课、教学评价都应在依据这一目标定位进行。
二、课程目标
1、总体目标:
物流管理是企业的核心业务之一,是实现商品空间价值和时间价值,创造企业效益的关键功能。物流管理部门作为企业的一线部门为物流管理专业学生提供了市场营销、仓储管理、运输管理、包装、配送等多种重要岗位。同时,作为企业的核心业务,它对学生从事现代商品流通的经营理念和思维方式等都有更高的要求。因此,本课程在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是一门专业基础核心课程。
能了解现代物流发展的历史及方向。
能了解我国及本地区物流发展的现状和特色。
能树立良好的现代经济意识和物流管理理念。
能初步掌握物流不同功能的特点和合理化管理的要求。
能初步掌握现代物流信息的基本内容。
2、具体目标
(1) 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现代物流管理的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具备现代物流管理的基本理念和思维方式,从而适应现代企业商品生产和流通的人才需求,能胜任物流企业或企业物流管理部门的生产或技术等一线岗位。
(2) 能力目标:通过课程的学习与实践,学生能够掌握物流管理专业的基础知识,了解物流运输常见的几种运输方式,并对每一种运输方式的优点与缺点进行分析,可以根据货物的特征与客户的需求特点,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进行运输决策。会运用物流管理的基本理论分析现实物流管理问题,能够进行物流相关资料的收集、甄选,能够敏锐的捕捉和获取现代物流的相关信息并进行分析,能将所学的现代物流专业知识融会贯通,在实际工作中加以运用。
(3) 素质目标:在本课程的学习与实践过程中,培养学生吃苦耐劳、严谨细致;遵纪守法、团结协作;诚信敬业、忠于职守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解决问题能力,具有良好的信息处理能力,具有较强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课程实施与建议
1、课程内容和要求
本课程以物流概述与物流的功能为切入点进行设计;共设计了7个学习情境。
课程内容、要求及学时安排表
学习情境 | 学习任务 | 知识要求 | 技能要求 | 参考学时 | ||
1.物流概述 | 1.1 物流行业认知 | 掌握物流的概念 | 通过讨论,对物流有一定的认知。 | 2 | 4 | |
1.2物流的内涵 | 了解物流的概念、分类,掌握物流的分类 | 能举例说明社会中的物流分类。 | 0.5 | |||
1.3物流产业现状 | 了解我国物流产业现状 | 能查阅资料,用数据佐证物流产业发展现状。 | 0.5 | |||
1.4物流发展历程 | 掌握物流的发展历程,了解物流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 能够熟练对物流于社会的影响进行分析。 | 1 | |||
2.物流基本功能管理 | 2.1运输管理 | 掌握运输的概念、运输的作用、常见的几种运输方式 | 能对常见的运输方式进行评价 | 6 | 20 | |
2.2仓储管理 | 了解仓储的概念,掌握仓储合理化的措施 | 能对货物给出仓储合理化的建议 | 4 | |||
2.3装卸搬运管理 | 掌握装卸搬运的概念,掌握装卸搬运的合理化措施 | 对货物能够给出合理的装卸搬运措施 | 2 | |||
2.4包装管理 | 掌握包装的概念,能对包装材料的特点进行分析 | 能够搜集包装材料的种类,并进行分析优缺点 | 2 | |||
2.5配送管理 | 了解配送的概念,掌握配送合理化的措施 | 能对货物的配送给出合理化建议 | 2 | |||
2.6流通加工管理 | 掌握流通加工的概念,掌握流通加工的方式 | 能对常见的流通加工方式进行阐述分析 | 2 | |||
2.7物流信息管理 | 掌握物流信息的概念,掌握物流信息的特征,掌握条形码等技术的应用 | 能够区分具体企业的物流信息的类型 | 2 | |||
3.物流企业经营战略 | 3.1物流企业经营战略概述 | 掌握物流企业经营战略的概念和特征 | 能对物流企业经营战略有一定的认知 | 1 | 4 | |
3.2物流企业战略环境分析 | 掌握物流企业战略环境分析的要素 | 能对物流企业战略环境进行分析 | 1 | |||
3.3 物流企业经营战略选择
| 掌握物流企业的总体战略和竞争战略 | 能对物流企业战略进行选择 | 2 | |||
4.物流企业组织与管理 | 4.1物流组织机构设计 | 了解物流企业组织结构设计的意义、原则、类型 | 能根据物流企业实际情况设计合理的组织结构 | 2 | 10 | |
4.2物流客户服务 | 掌握物流服务的内涵、物流服务从业人员要求 | 能按照物流企业要求做好物流服务 | 2 | |||
4.3物流营销 | 掌握物流营销的概念、特征、作用、原则、观念、流程和应具备的素质 | 能按照物流企业要求进行物流营销 | 2 | |||
4.4物流成本管理 | 掌握物流成本的概念、物流成本的7大核心技能 | 能对物流企业成本进行核算 | 4 | |||
5.企业物流 | 5.1生产物流管理 | 掌握生产物流的特征、概念,理解生产物流的设计原则 | 能对企业的生产物流进行设计分析 | 1 | 6 | |
5.2 采购与供应管理 | 掌握采购的概念、流程、供应商选择的方法,理解采购管理的内容 | 能进行具体采购任务的流程分析 | 3 | |||
5.3 供应物流管理 | 掌握供应物流的概念和形式 | 能对常见的供应物流形式进行分析 | 1 | |||
5.4 销售物流管理 | 掌握销售物流的概念、渠道,理解销售物流的构成要素及订单处理流程 | 能进行具体订单处理 | 1 | |||
6.第三方物流 | 6.1第三方物流 | 掌握第三方物流的概念、作用,理解其发展的动力和形式 | 能够分析第三方物流的引进对企业的意义 | 2 | 6 | |
6.2发达国家物流外包的借鉴 | 理解发达国家物流外包的形式 | 能够分析发达国家的物流外包形式 | 2 | |||
6.3 国际货运代理概述 | 掌握国际货运代理的概念、服务内容和责任 | 能够对具体的国际货代业务进行责任的分析。 | 2 | |||
7供应链管理 | 7.1供应链的认知 | 掌握供应链的概念、特征 | 能知道供应链的特征 | 1 | 2 | |
7.2供应链管理的内涵 | 掌握供应链管理的概念、特征和主要内容 | 能知晓供应链管理的主要内容 | 1 | |||
合计 | 52 | 52 |
2、教学方法与手段
大一第一学期的学生刚刚接触到物流专业知识,对行业知识还不够了解。在教学过程中采用项目化教学,用实际的工作任务进行导向教学,同时结合企业实际案例、图片、视频进行教学丰富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资源库平台建设,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注重学生自我学习能力的培养。本课程主要采用情景教学,通过企业任务实践全面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和综合职业素养。
(1)任务驱动法。根据本课程的能力培养目标,在组织教学中先把相应的任务布置给学生,给学生讲明任务要求及要实现的目标,教师对任务案例进行知识点引导,接着由学生去完成任务(任务安排在计算机实验室完成)。教师进行归纳点评,对于共性问题再进行重点解决。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创造性。
(2)案例教学法。教师提供企业中的实际案例给学生,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案例的分析、讨论并寻找实现的途径。学生通过探索与思考,真正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3)自主学习法。对于在任务完成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学生可以通过查阅相关资料、检索网络资源进行自主学习,教师可以提供一定的线索,以启发学生进行独立思考,通过分析问题,最终寻求答案,解决问题。
四、考核评价
本课程的考核评价采取过程考核。
物流管理概论课程考核要求
考核类别 | 过程性考核60% | 终结性考核40% |
考核要求 | 平时表现、出勤考核、项目完成考核、阶段性考核 | 理论+实践的考核方式 |
注:1、项目完成考核时,还应综合考虑职业操守、学习态度、团队合作精神、交流及表达能力等。
五、教学条件
1、师资要求
(1)专任教师: 能进行仓储配送操作,具有实际操作经验的教师。
(2)兼职教师:在大型物流公司从事物流管理工作,具有丰富的管理经验的企业教师。
2、教材编写与选用建议
教材选用应符合本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选用的教材一定要符合高职高专教学的要求,选用近三年出版的规划教材,优先选用省部级以上规划教材。
3、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
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包括课件、实训规范、信息技术、实训基地、网络资源、仿真软件等。
4、实验实训设备配置建议
有专业的物流设备实训室,有可操作的空间。
5、其它